金鼎建筑装饰
收起/展开

推荐群组

不堪肥瘦

不堪肥瘦 (4 人)

杂七杂八的随意话题

2 主题

学习传统山水画,披麻皴绝对是绕不过的一个坎 attach_img
说到披麻皴,自然得从他的创始人董源开始说。现在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可在董源面前估计啥啥啥都不是。 董源何许人也?往下看董源 (934-约 962 ),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 ...

210 0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1:12

绘画技法:山水画技法之披麻皴,教你10分钟学会画山水画 attach_img
山水画是国画创作的一个门类,也是最常见的绘画技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山水画创作中的技法之一,披麻皴技法。披麻皴是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 ...

198 0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1:10

山水画技法石法:长、短披麻皴画法,勾皴口诀 attach_img
尺寸:23*33厘米 纸:手工半生熟 笔:狼毫 兼毫 颜料:赭石 花青 藤黄 三绿 朱磦 米小鹿山水特训班47-50课临摹图 用笔 什么是用笔?毛笔和力的结合 短披麻皴用笔有几种 轻下笔压 起笔中锋转侧锋 或说 露锋压 虚起虚收 像柳叶 ...

212 0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1:09

为何,如何苦练披麻皴技法 attach_img
画山水画,就要苦练披麻皴,俗话说得好,“练好披麻皴,画遍天下都不怕”,披麻皴乃“万皴之源”,“万皴之祖”,可见练好披麻皴的重要性,必要性,所以必须苦练披麻皴技法。 披麻皴是山水画中一种独特的皴法,它的出现可以追 ...

202 0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1:08

董源——南派山水鼻祖,“披麻皴”技法首创者 attach_img heatlevel
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呈现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时代特征。中原、西蜀和南唐为绘画中心,名家辈出。山水画技法创新,如荆浩、关仝的北方山水与董源、巨然的江南山水。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形成“富贵”与“野逸 ...

240 4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1:03

《潇湘图》中的江南美景与画家精神境界 attach_img
《潇湘图》这幅名画虽无作者款印,却幸运地被明朝的董其昌视为珍宝。他依据《宣和画谱》的记载,将此画定名为董源所作的《潇湘图》,流传至今。 袁枢在自跋中提到,他在崇祯十五年十一月,从董思白年伯家中获得《潇湘图》,并 ...

188 0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20:51

马屁拍到马腿上的石鲁,1964年因创作剧本《刘志丹》被批 attach_img heatlevel
石鲁(1919年~1979年),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县人。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 ...

242 2 好奇心重 2025-6-15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5 17:28

潘天寿题画诗100首,展示一代宗师的诗画双修风范 attach_img
潘天寿曾写诗评价明代上虞书法家倪鸦宝说:“上奥诗亦虎,画以诗为主“,他认为,“画“在本质上也是“诗“,画家本质上应是诗人。 雁荡山花图轴 潘天寿画风雄阔奇崛,高华质朴,显示出一种深沉雄大的格局和霸悍无敌的气 ...

215 0 好奇心重 2025-6-14 发表在 花鸟虫鱼 最后回复于 2025-6-14 17:59

潘天寿的艺术成就:行太速、酒未醇,人已去 attach_img
潘天寿,20世纪中国艺术界的璀璨明星,他的名字与中国花鸟画的辉煌息息相关。在吴昌硕、黄宾虹与齐白石之后,潘天寿无疑是又一位为中国绘画史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1963年,他在月雅书城传授国画系花鸟班的课堂上,展现了他对 ...

204 0 好奇心重 2025-6-14 发表在 绘画理论 最后回复于 2025-6-14 17:58

潘天寿——行太速、酒未醇,人已去 attach_img
1963年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20世纪艺坛最有名的书画大家,继吴昌硕、黄宾虹与齐白石之后,当属潘天寿。朱金楼亦认为,尤紧接齐白石,更富有革新精神的潘天寿,攀登了中国花鸟画的又一高峰。潘在花鸟画外,兼长山水,又创造了 ...

191 0 好奇心重 2025-6-14 发表在 花鸟虫鱼 最后回复于 2025-6-14 17:55

画说收藏:行画时代将结束,原创时代正式开启 attach_img
文/冯海涛 画作/陈云鹏“合法腐败”这个词现在很火,细听提出这个词之人的讲解,你会发现不仅有合法腐败,还有合法添加剂,合法纸皮车。我们的书画市场也存在着合法的假冒伪劣。不过,随着人民的觉醒,对生活品质向往与需求, ...

205 0 好奇心重 2025-6-12 发表在 花鸟虫鱼 最后回复于 2025-6-12 04:49

描绘松树的雄伟与多变:中国画中的松树画法 attach_img
01松树的表现特点 松树种类丰富,包括马尾松、白皮松、罗汉松、金钱松、悬崖松、雪松等。在绘画中,无论描绘哪种松树,都要着重表现其雄伟与多变的特点。松树的枝干峥嵘,形态各异,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在创作时,通常 ...

217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10:59

石涛画松,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attach_img
石涛 松竹图 石涛,作为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以其在山水画和花鸟画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他尤其擅长画松,其松画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石涛画松,得法于黄山,其松树作品大致呈现出两种鲜明的风格:平坡之松:这类松树多生长 ...

190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10:58

砚边杂谈|杜明岑详解怎样画松树 attach_img
砚边杂谈——怎样画松树 杜明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凡是大智慧者,大影响者,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又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提高学识与修养;长期深入生活,去探索大千世 ...

219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10:56

国画技法 松树的各种画法 attach_img
松树为多年生乔木,不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无论平地、高山,还是峡谷、深润,都能看到它做然挺立的雄姿。古人赞:“松柏为百木之长。古诗有:“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玻珀香。”松树不潟不零,不不附,苍健挺拔,千姿百态 ...

210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10:55

深入解析山水画中松树的画法与艺术表现 attach_img
松树,被誉为“百木之长”,在古代便备受赞誉。它不畏艰难困苦,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酷暑严寒,都能保持其挺拔的姿态,屹立在平地、山峰乃至悬崖之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恰好与文人士大夫的内心追求相契合,成为他们赞颂和 ...

222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10:53

油 松、马 尾 松、华山松、黄山松 attach_img
松 树 :常 见 多 为 油 松、 马 尾 松、 华山松、黄山松等,松树为常绿科乔木, 干直,枝多横生平展,老树平顶。针叶 两针一束,唯华山松为五针一束。松树 在山水画中是最多出现的树种,松四季 常青,寓意一种精神力量。“夫 ...

187 0 王小三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09:49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attach_img
古诗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画山水画,真的有这么耗时耗力吗?这句诗是杜甫写的,按照他写实主义的风格,应该不会乱讲。当然了,在诗歌创作中,允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作品变得生动。 画山水,风格不同,创作时间 ...

197 0 好奇心重 2025-6-11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11 04:08

一部《马骀画宝》堪比《芥子园画谱》 attach_img
学过国画的人都知道有部画谱叫《芥子园画谱》,这部书在画坛上的分量相当于《唐诗三百首》在文坛中的地位。熟读诗,能够学会写诗,反复临摹《芥子园画谱》也能学会画画。到了近代,有一个叫马骀的画家,编写了一部《马骀画宝》 ...

193 0 不要太跳 2025-6-8 发表在 绘画理论 最后回复于 2025-6-8 07:58

李可染早期牧童骑牛国画 新人帖 attach_img
李可染(1907—1989年),国画中画牛的大师。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诗意。 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 李可染一生画牛无数,牧童与牛,相伴相随。 画牛与中国山水相结合,确属 ...

183 0 浮法画 2025-6-7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7 07:14

查看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