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收起/展开

推荐群组

不堪肥瘦

不堪肥瘦 (4 人)

杂七杂八的随意话题

2 主题

三代而衰——现代画派趣谈 attach_img
关山月 俏不争春 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画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京津画派,岭南画派,海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等。 基本上,这些画派现在都已经衰落,或是名存实亡了。 因为这些画派的第三代,已经风格不明显,而且没有了大师 ...

190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22:20

坐着李学明的“船”横渡古今 attach_img
  我喜欢坐船。旅途中凡遇江河湖海,皆千方百计乘船以遨游。我坐过各式各样的船,既有西湖上的扁舟,也有珠江上的豪华游轮;既有码头上鸡鸭人货拥挤在一起的轮渡,也有漓江上如诗如画的画舫;既曾乘游轮在长江上哀吾生之须臾, ...

173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20:58

他是启功的老师,山水画堪称一流! attach_img
吴镜汀,1904-1972年,生于北京,字镜汀,别名熙曾,号镜湖。近现代京派画家的代表性画家,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书画大师启功先生曾随其学书画。 吴镜汀的作品功 ...

177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20:55

元四家的画 attach_img
黄公望 九珠峰翠轴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黄公望(传) 富春山居图卷元曹知白 群峰雪霁轴 黄公望题吴镇 双松图轴吴镇 清江春晓轴吴镇 秋江渔隐轴吴镇 中山图 元人集锦卷吴镇 洞庭渔隐轴吴镇 渔父图轴元王冕 吴镇 梅竹双清卷吴镇 ...

187 0 王小三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18:38

山水画技法之树法:树是山之眉目,树的画法和步骤有哪... attach_img
在山水画中,笔墨和构图固然重要,但是树法也不容忽视。 古人云:画山水需先学会画树,因为林木乃山之眉目。 此外,古人认为画树是画山水的看家本领,故而,古人在创作山水画之时颇为注重画树之技法。 而今,画坛之中的山水画 ...

187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33

中国山水画树的画法 attach_img
文丨石齐 研习中国山水画,应先练画树,后练画石。树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每株树皆由枝、干、根、叶所构成。故学画树应从单株树画起,只要了解单株树之生长规律并掌握其画法,便不难触类旁通,画出群木茂林来。单株树先画 ...

139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32

详解中国山水画中的树画法技巧 attach_img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树和石无疑是两大核心要素。树,这一无生命的物体,却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其种类之繁多更是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那么,树的结构特点究竟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每一株树都由枝、干、根、叶四大元素构成 ...

170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7

古典山水画技法:树木画法 attach_img
画树无论是一株、两株、三株还是五株,用笔都要中锋、侧锋并用,墨宜浓、淡、干、湿、枯互用。要考虑“树分四枝”“阴阳向背”“树无寸直”等自然规律,还要树与树、枝条与枝条之间有穿插、有变化、相互间有倚有让、有呼有应, ...

167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6

国画基础之树的画法,, 过程详细,一看就会! attach_img
树是承载着浓重人文内涵的象征,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在构图上有以虚景衬实景的作用,还为作品烘托出不同的氛围,使作品的寓意更深远。 国画山水中的树,主要是一些常见的树,如:松树、柏树、梧桐树等,其他的基本 ...

137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5

《马骀画宝》山水画诀——树的画法 attach_img
《马骀画宝》,又名《自习画谱大全》,是一部普及中国画的宝典。它以中国画白描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题材的画法,从结构、笔法到构图,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不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画家,都能从中汲取到灵感和技巧。 今天 ...

157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3

中国画的画树技法 attach_img
中国画的画树技法(中国画技法图例) 树木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幅美丽的景色离不开树的光彩,可是有人并不经意。当然树是千变万化的,也是较难表现的,但是立志于画山水画的有志之士,应当首先攻破这一难关。 传统画山先 ...

155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2

北派名家山水画树法 attach_img
画树起手法 树干双勾,四面出枝,出枝左右顾盼,注意有繁有简,疏密变化。此图为松树干。↓↓↓ 黄山松写生 松树干盘曲如虬,出枝如蛟龙腾空飞舞,松针茂密,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桃树画法 此图选自仇英《桃李园图 ...

155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1

国画树与丛林画法详解:从基础到创作的精髓 attach_img
树的描绘技巧 在国画中,树的描绘至关重要,其立体感的展现离不开“树分四枝”的原则。即,树枝需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描绘,以形成三维立体效果。在运笔时,应采用中锋,同时使用稍干的墨色,这样能够更好地凸显出树 ...

151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21

画树技巧全面解析:从基础到高级的树种画法 attach_img
山水画以树为起始,而画树则以树干为关键。树木的形态变化,主要在于树干的高低、出入、曲折以及倚靠姿态。在描绘树木时,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把握,既要远观其整体效果,又要近观其细节之处。通过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可以表 ...

146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1:11

从《秋江待渡图》对比盛懋、曹知白,来看仇英的超高技艺 attach_img
秋江待渡图,绢本 立轴 设色 155.4x133.4厘米,台湾省故宫博物院,此幅绘青枫红树,溪山阔远,全幅仿李晞古笔意,而笔墨变轻逸,傅色精雅,是仇英代表作。 从构图立意上,是仿元朝的盛懋《秋江待渡图》 元 ,盛懋 ,故宫博 ...

166 0 好奇心重 2025-6-24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4 00:30

“全景式山水”画巨擘——荆浩《匡庐图》 attach_img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荆浩《匡庐图》,尺幅巨大,当约一人高的山水画悬挂起来时,一览无余的磅礴气势,给观者带去无限震撼。画作开创了以描绘崇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岚渍晴薰滴翠浓,苍松 ...

13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9

宋元山水画的特征及比较 attach_img
元 无名氏 山水图 团扇 宋代和元代的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展现的精神风貌各有千秋。宋代山水画倾于自然,侧重“真”和“实”,提倡山水画的写实风格。而元代山水画的转变可 ...

14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绘画理论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8

一幅旷世祝寿佳作,师恩浩荡,庐山弥高——沈周《庐山... attach_img
成化三年,沈周精心绘制巨幅山水《庐山高图》为老师陈宽祝寿。画面竭力刻画庐山仰之弥高、大气的动人形象,以表达师恩浩荡的主题。从风格来看,此图仿王蒙笔意,标志着沈周画风从细沈到粗沈的转折点。 宋人写生有气骨而无风姿 ...

123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4

狂风暴雨中的逆行者——戴进《风雨归舟图》 attach_img
戴进的《风雨归舟图》描绘了风雨交加中,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归家的情景。画家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画面,表现出大雨滂沱、雨雾翻腾的气势,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现出狂风暴雨的运动感。 本朝画手当以钱塘戴文进为第 ...

140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4

中国古代民间经常会挂“钟馗捉鬼”像来消灾,清末画家... attach_img
作为以早春为主题的画作,《早春图》却并没有描绘柳绿花红的春天符号,画家郭熙另辟蹊径,以含蓄的方式,暗示春天的到来。再结合时代背景,你会发现《早春图》之早春,既是自然之早春,也是国家之早春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 ...

14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3

查看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