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收起/展开

推荐群组

不堪肥瘦

不堪肥瘦 (4 人)

杂七杂八的随意话题

2 主题

唯《千里江山图》堪舆媲美——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attach_img
《江山秋色图》变隋唐青绿山水的古朴、浓重作风而清丽、明秀的风格,反映了青绿山水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唯有北宋末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堪舆媲美。 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 ...

8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4

皇家定制Vlog——《康熙南巡图》始末 attach_img
《康熙南巡图》继承了我国长卷风俗画历史的传统,吸取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优秀作品的精华,开创了“南巡图”的模式。 这是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我刚刚卧游了一座中国城市,花了几个小时,徜徉在城里的街道中, ...

97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3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众仙朝元,满墙风动 attach_img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被视为中国绘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幅人物画,场面之宏伟,人物之传神,绘画技艺之高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产物。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精彩的道教画,是古 ...

10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2

满墙风动的众神,白描人物画范本——武宗元《朝元仙仗... attach_img
武宗元以流利的长线条描绘《朝元仙杖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表情生动,描画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与形态特征,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是白描人物画的代表作。 武宗元,宋之吴生也,画人物行笔如 ...

107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1

匿踪百载的“宋画第一”——李公麟《五马图》的坎坷命运 attach_img
《五马图》是李公麟白描画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视为画马的巅峰神作。2019年,当这件隐匿世间近90年的传世名作,再次在公众前露出真容时,我们才发现《五马图》真迹并非全部白描,而是有浅设色...... 画面色彩时与水墨块面、 ...

108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0

自诩真龙种,欲飞终牵绊——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attach_img
世人皆知赵孟頫画马的境界炉火纯青,其作被誉为形神兼具,其晚年创作的《秋郊饮马图》可算是其鞍马画题材巅峰之作。《秋郊饮马图》中,无论是人还是马,眼睛皆传神,是史上最著名的画马佳作之一。 赵孟頫画马,不流于体态与表 ...

111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9

秋香,唐伯虎钦点的梦中美人?——唐寅《王蜀宫妓图》 attach_img
《王蜀宫妓图》是唐寅最著名的仕女画之一,画中女子弱不禁风的情态,正是明人追求的清秀娟美,这种造型特色在绘画史上也是一种创新。唐寅的仕女画,姿态优美,淡雅飘逸,对后世仕女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 ...

114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8

《捣练图》:来自盛唐的宫廷劳作Vlog attach_img
盛唐绘画开始展示宫廷日常,把视线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开始对于日常生活进行记录,张萱的《捣练图》即描绘了12位宫女进行的着不同的劳作场面,为我们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风尚提供了重要依据。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 ...

115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7

骄奢逸乐丽人行——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attach_img
虢国夫人是杨家姐妹中除杨贵妃以外最有故事的一位,除了两唐书中的描述,现存《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重要图像资料。画中谁是虢国夫人?作品呈现出怎样的唐代女子风尚?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 ...

70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6

他是“东方梵高”,一串墨葡萄里写心写命——徐渭《水... attach_img
诗、书、画结合的《水墨葡萄图》充分代表了徐渭作品的特色。他以豪放的水墨技巧,营造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干墨、湿墨并用,墨葡萄粒粒饱满跳脱出来。寥寥几笔,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 仙才侠骨,驰骋烟云 ...

111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花鸟虫鱼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5

《簪花仕女图》:丰腴美贵妇,回眸一笑百媚生 attach_img
数不清的兵燹战火和天灾人祸,早已将镌刻盛唐气象的伟大作品毁损殆尽,流传下来的唐代卷轴画真迹珍同拱璧,《簪花仕女图》即是其中的罕见杰作。——杨仁恺《簪花仕女图》(局部)以画马闻名画史的韩幹,曾受邀为名将郭子仪的女 ...

93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4

化解盛世危机的《清明上河图》 attach_img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通过对汴京城内的繁华和虹桥上下险情的描绘,突出地表现了盛世的危机之中,同舟共济的重要性。 文/曹星原(美术史学家)现在不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人应该是不多了,几年前在故宫展出的时候,故宫 ...

11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3

冥冥之中同命运:黄公望与他的《富春山居图》 attach_img
传奇的人生,传奇的作品。黄公望八十高龄才画出的《富春山居图》,其流浪之途,与创作者的一生一样跌宕起伏。 在中国绘画史上,元朝是一个激变的折点。技法绝伦而陈陈相因的“院体画”彻底失势,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创作风格的, ...

9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2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一幅画卷,天涯两隔 attach_img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身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无数人称赞仰望,见证了无数的金钱权力、欲望贪婪、人情冷暖、爱恨交织。如今经过了六百多年的颠沛流离,已分作两段分藏海峡两岸。 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 ...

9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1

仿古之绝笔——王鉴“仿古”青绿山水系列 attach_img
王鉴的青绿山水谓一绝,被称作“博染越新,光辉越古”,受董其昌影响,其注重摹古,且做到所见之古人皆为良师,在不停吸收并转化前辈大家笔墨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语言,开拓了文人青绿山水的新境界。 太守青绿 ...

9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0

自古逢秋悲寂寥——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 attach_img
董其昌根据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的景色,创作了《秋兴八景图册》。画面中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水乡的情调和江边景色。在简率大气的构图中,缀以秀逸典雅的诗文书法题跋,充满文人逸致。 董思翁之笔,尤 ...

11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40

徐悲鸿的“最倾倒者”,董其昌评它“宋画第一”:范宽... attach_img
是一幅让无数人为之折腰,使人咋舌的旷世名作,也被评为与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齐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三宝”。 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颇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 ...

13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39

偏安一隅的南宋,只有“残山剩水”?——《溪山清远图》 attach_img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夏圭《溪山清远图》,被誉为“存世的夏圭第一名作”。这样一幅完整的山水长卷,其独特的风格形式,足以与北宋宫廷画院的青绿山水长卷相媲美,因此也被视为南宋山水画成熟时期的代表。 粗而不流于俗 ...

10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37

迤逦关山,野趣盎然——关仝《关山行旅图》 attach_img
关仝的《关山行旅图》集中体现了“关家山水”的风貌,构图上体现出一种“高远”之势,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画面下端,人物的活动十分丰富,形成山水、建筑、人物及人文意义的多元呈现。 ……其间山腰楼观,溪 ...

12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36

南派正传:僧侣画家巨然和他的《秋山问道图》 attach_img
画之有董(源)巨(然),如书之有钟(繇)王(羲之),舍此则为外道。——王鉴笔端游戏三昧,物外平生往还。为问阿师何在,白云依旧青山。——元好问《秋山问道图》(局部) 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以极具禅意的诗句赞颂一位 ...

139 0 王小三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1:21

查看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