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收起/展开

推荐群组

不堪肥瘦

不堪肥瘦 (4 人)

杂七杂八的随意话题

2 主题

捉鬼钟馗,须眉如戟叱妖魔——任伯年“钟馗”系列 attach_img
中国古代民间经常会挂“钟馗捉鬼”像来消灾,清末画家任伯年就创作过多幅钟馗像,其笔下钟馗形象尤为经典。从人物动态安排,小鬼形象,都巧妙至极。 伯年于人像、人物山水、花鸟、工写、粗写,莫不高妙。——徐悲鸿任伯年《钟 ...

124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2

“天下第一山水画”,杳不可得桃花源——王蒙《青卞隐... attach_img
在王蒙所有传世的山水画中,被公认最精彩且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创作于《青卞隐居图》。繁复的构图以及骚动不止的山体,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不安压抑的情感,仿佛一切都在在风雨中飘摇。 王侯笔力能抗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倪瓒 ...

135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2

最“洁癖”的画家,最“无情”的深情——倪瓒《容膝斋... attach_img
在元四家中,倪瓒是个性最突出,风格最鲜明的一位,他的画作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无人仿得精髓,更无人超越。画如其人,倪瓒将他的洁癖、雅癖、他内心的风景,全部都印在了画面上,《容膝斋图》便是这样一幅画作。 人无癖不可 ...

15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1

被乾隆打入“冷宫”传世杰作——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attach_img
《鹊华秋色图》作为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反应出其在山水画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画面描绘了济南鹊山和华不注山的景色,以贻赠好友。画面朴拙无奇,但又充满趣味,深得后人喜爱。 他有着惊人的创意和发明,在风格上有重大 ...

14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0

高山流水遇知音——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attach_img
元代画家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描绘了春秋名士伯牙路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作品最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描绘,以及画面散发的一种高雅的文人之气,让人痴迷其中。 画中部分衣帽用淡墨渲染,石块略 ...

139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10

天上的神灵,世间的情思——张渥《九歌图》 attach_img
元代画家张渥曾以李公麟《九歌图》为蓝本进行创作,最少绘制了五幅《九歌图》。画中展示了其白描人物的高超技艺,笔法劲利飘逸,如行云流水,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更强烈地表现出屈原《九歌》中的个人情感。 潇湘南下洞庭深 ...

121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9

《韩熙载夜宴图》:超级轰趴潜伏的“艺术间谍”——中... attach_img
《韩熙载夜宴图》形象逼真,具有典型肖像画的特征。画家对人物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突出,成功地刻画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的杰作代表。 乾德五年(964)秋,夜幕已深。韩熙载的府邸依旧灯火通明,丝竹管弦声不绝, ...

123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8

流失海外的惊世国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attach_img
《历代帝王图》抓住人物的细微之处,传神写照,将肖像画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物画进一步发展成熟,引领了其后的唐代人物画进入“灿烂而求备”的时期。 《历代帝王图》确是传世初唐时代的赫赫名迹,与敦煌唐代壁画人物 ...

133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6

“逸格一人”的唯一传世之作——孙位《高逸图》 attach_img
由宋徽宗题名的孙位《高逸图》,实则描绘了“竹林七贤”,由于画卷损毁,原本七贤只余以竹石相间隔的四位高逸士人形象,每个人物的动作情态均统一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体现了唐代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在晚唐人物画的技巧和风 ...

154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6

幽玄、侘寂、物哀,日本水墨画巅峰之作——长谷川等伯... attach_img
长谷川等伯的《松林图》被誉为日本水墨画的巅峰之作,并于195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画家以动感有力的笔法,绘就水汽、雾气氤氲之中,若隐若现的松林,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日本美学,被视为日本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日本美学的基 ...

154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5

朝鲜王子梦境中的桃花源——安坚《梦游桃源图》 attach_img
朝鲜王朝早期画师安坚根据安平大君梦境绘制了《梦游桃源图》,画面具有北宋山水画的古典特色,也采用南宋绘画表现雾气的效果,同时还颇具画家的独特风格,对奠定李朝画发展的基础有较大贡献。 烟萝掩霭拥山根,洞口云霞常吐吞 ...

137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4

画中“陶渊明”的规劝之作——陈洪绶《归去来图卷》 attach_img
明末清初,陈洪绶独霸人物画坛,其人物画的最大特点是造型古雅、夸张,《归去来图》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陈洪绶通过笔下陶渊明不慕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隐居的系列故事规劝旧友从官场中引退,寓意深刻。 (洪绶) ...

14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3

一曲生离死别与民族大义交织的悲歌——张瑀《文姬归汉... attach_img
张瑀根据历史上“文姬归汉”的故事而创作的《文姬归汉图》,描绘了蔡文姬在护卫队带领下长途跋涉返回中原的场景。全卷情境辉映,动静结合,是一幅人物画的精品。 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 ...

147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3

“逸格一人”的唯一传世之作——孙位《高逸图》 attach_img
由宋徽宗题名的孙位《高逸图》,实则描绘了“竹林七贤”,由于画卷损毁,原本七贤只余以竹石相间隔的四位高逸士人形象,每个人物的动作情态均统一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体现了唐代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在晚唐人物画的技巧和风 ...

137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1

“国宝聚焦”的重磅展品,萧萧数笔绘就神仙中人——梁... attach_img
梁楷就如画坛诗仙,他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他的画作,笔墨似信手拈来,却能捕捉所描绘事物主要特征,具有传神的效果。这样的表现方式,被后世称之为“减笔画”,亦作“简笔画”,对后代写意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日两种不同的 ...

122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3:00

天上的神灵,世间的情思——张渥《九歌图》 attach_img
元代画家张渥曾以李公麟《九歌图》为蓝本进行创作,最少绘制了五幅《九歌图》。画中展示了其白描人物的高超技艺,笔法劲利飘逸,如行云流水,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更强烈地表现出屈原《九歌》中的个人情感。 潇湘南下洞庭深 ...

100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9

满墙风动的众神,白描人物画范本——武宗元《朝元仙仗... attach_img
武宗元以流利的长线条描绘《朝元仙杖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表情生动,描画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与形态特征,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是白描人物画的代表作。 武宗元,宋之吴生也,画人物行笔如 ...

9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9

成就“画圣”之名的“吴带当风”——吴道子《送子天王... attach_img
吴道子在唐代就被推崇为“画圣”,他的人物画形成了当时及后世都极为流行“吴家样”,影响深远。现存大阪市立美术馆的《送子天王图》虽被认为是宋摹本,但与文献中记载的吴道子画风极为相像,从中可窥其画风一二。 国朝吴道玄 ...

96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人物情境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7

“寿比南山”的江山梦——王时敏《南山积翠图》 attach_img
文人之间有相互赠画、题诗的传统。《南山积翠图》即为王时敏晚年创作用以赠人祝寿之用。此图以“南山”为题,借苍松表示“积翠”,即寓“寿比南山”之意,同时也体现出王时敏提出“摹古是绘画最高原则”的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 ...

85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6

18岁的“希孟”,独步千载的《千里江山图》 attach_img
《千里江山图》作为王希孟存世的唯一画作,描绘了北方雄伟壮观的山脉,江准壮阔苍茫的水势,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千里江山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 ...

83 0 好奇心重 2025-6-23 发表在 山水云石 最后回复于 2025-6-23 12:55

查看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