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一生创作的艺术作品上万,但是这一幅是最有名气的,你肯定见过,所以你必须得知道他为什么画这幅画,竞争使人进步,谁刺激了老毕?
☁ 在巴黎这样一个艺术之都,咱们年轻的毕加索毕天才领略了不同大师的绘画风格和画技,他就像个艺术吸尘器一样,吸收他需要的,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其中最最启发他的是野兽派的创始人马蒂斯,这位法国人在画布上表现的色彩深深震撼了毕加索。 比毕加索大12岁的马蒂斯 野兽派的色彩无疑挑战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不过,你可别忘了,咱们毕天才可是生来就是艺术家,而且好胜心极强,他会选择乖乖追随野兽派吗? nonono,他画下了今天队长要和你聊的这幅《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可不得了,它的问世直接打开了法国立体主义的大门,与此同时,毕加索和之前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彻底say goodbye了。 ☁ ☁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的横空出世直接引发了当时一系列负面讨论,有人说:“这简直对法国美术来说是一大灾难。” 还有人说:“太丑了,丑上天了。”就连毕加索的朋友都无法理解,并评价说:“好破烂的画。” 这些言论危及了当时好不容易在画商那边有销路的毕加索,各种黑粉啊,喷子啊都围攻他,队长真是替他捏把汗,要是心理素质不行说不定都得抑郁了。 但我们的毕天才可不是那种往心里去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坚持做自己的艺术,才能最终吸粉嘛。 而且呀,你有没有发现,一般革命性的巨作一问世都会被骂得很惨,比如标志着印象派诞生的作品——《日出·印象》。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1872 这幅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亚威农少女》也一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最终它成为了毕加索一生之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名气的作品。 ☁ ☁☁ 《亚威农少女》突破了传统绘画中使用的透视法,也不再从单一角度去画,你可以看到在这幅画里,毕加索用了许多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这五位少女。 这幅画的长和宽都超过了两米,毕加索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把它完成,在此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画了无数个画稿。 《亚威农少女》草稿 《亚威农少女》草稿 《亚威农少女》草稿 虽说这是一幅裸体画,但这五个女人充满了整个空间,似乎陷入了困境,她们抬起双臂无声的凝视着我们。 没有优雅,没有一丝曲线,她们的手肘像尖锐的刀,臀部和腰部都是几何图形,乳房也是三角形的,她们就是由锐利、锯齿状和几乎破碎的身形组成。 画的底部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堆水果,这桌上的水果更像是一幅静物画。背景是窗帘,它以二维的视角绘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画面的深度。 看来是为了和马蒂斯划清界限,这幅画可没有浓墨重彩,而是在女性的身体上用了温暖的淡粉色和红褐色,而背景则用了冷色调,白色、灰色和蓝色,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中的5位女性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其中3个还戴着很像非洲部落的面具。 立体派的特征毕加索通过这幅画展示的很清楚了,用分裂的图像和明暗的模式创造出了一种空间感。 ☁ ☁☁☁ 这幅画之所以成功除了另辟蹊径之外,还离不开毕加索的努力,他在正式创作这幅之前,画了上百幅的草稿,不断地修改和琢磨画中的人物,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最终版。 值得一提的是,《亚威农少女》这个名字还是别人取得呢,毕加索本人其实并不满意,但就这么着吧 毕竟一幅画究竟叫什么名字,我们不拘小节的毕天才压根不在乎,他在意的是画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也许还有是否能干过自己的对手马蒂斯吧。 所以这幅画也算是他们俩相互竞争碰撞出来的火花呢。 ☁ ☁☁☁☁ 话说回来,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都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毕加索是为数不多的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画家。 即使在这乱世之中,他也从未停止绘画,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毕加索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画作呢?队长下期接着说。 队长的小宝典 1.《亚威农少女》中戴面具的女人,极具非洲文化和原始部落的感觉,毕加索曾表示,他受到了西班牙的伊比利亚雕塑和非洲面具的影响。 2.最初的草图里原本一共有七个人,除了五位女性外,还有一位水手和一名研究医学的学生,水手代表了欲望,学生则代表了对女性的研究,但最后被毕加索删去了,可能是他不想框住观者的思维和想象力吧。 3.有人说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受了野兽派亨利·马蒂斯的《生命之乐》和保罗·塞尚的《大型沐浴者》的影响。 《生命之乐》亨利·马蒂斯 1905 《大型沐浴者》保罗·塞尚 1906
4.画中的五位女子头部有着完美的轮廓,都长着杏仁形状的眼睛有着平坦抽象的脸,她们其实都是妓女,来自一家位于西班牙北部巴塞罗那的红灯区,毕加索经常光顾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