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水墨画家杜瑞雪创作20幅山水画,展现家园新气象

[复制链接]
66 0

杜瑞雪的山水,乍看是那种老派的浑厚,带着扑面而来的“北地风骨”。


细咂摸,又觉出几分迕异,多了些许现代构成的意趣,也多了些难以名状的“烟火气”。


94cad1c8a786c917ce33a82ed67a6cdf3bc75748.jpg

这缕“烟火气”,兴许便源自他那句“守望家园”。


“守望家园”,听来有些泛泛,但落到笔墨间,便是太行山的峰峦叠嶂、巉岩裂痕、偃蹇野树、淙淙流泉。


他绘雪景,非是银装素裹的旖旎,而是枯枝败叶与嶙峋怪石在皑皑白雪中若隐若现的遒劲。


这份遒劲,并非卖弄笔法,而是切切实实地体悟到了那份“山石为骨”的筋骨。


8644ebf81a4c510fbe8a7bf47e1e393dd52aa56d.jpg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时下不少人,一提到艺术,便觉着非得是舶来的、玄奥的、令人费解的才够格。


仿佛描摹一下家门口的山水,便显得有些“乡土气”。


杜瑞雪偏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画太行山,且画得掷地有声。


这背后,莫不是也折射出某种文化颟顸?


960a304e251f95ca9a2194d7d750632e66095255.jpg

我们是否太过轻易地将自家珍宝贬损了?


当然,亦有人会嘀咕,画山水画,不就是那老生常谈的一套吗?


笔墨皴擦,数百年未见新意。


这话倒也不算谬论。


ca1349540923dd54db4d4b35f14eafce9c82480c.jpg

可癥结在于,同样的笔墨皴擦,出自不同人之手,其韵味便大相径庭。


杜瑞雪的“硬挺老辣”,并非邯郸学步,而是他自身对太行山的独到解悟。


他将一腔情感,将切身的人生际遇,悉数融进了画作之中。


他那幅《千层碧水润太行》,若仅止于赏鉴笔墨,或许会觉得平平无奇。


9f510fb30f2442a7b4c4897acf04b15bd31302f9.jpg

但倘若得知他是“太行儿女”,领略到他对这方水土的缱绻深情,再去端详那些浓淡枯湿的墨色,便仿佛能谛听到山涧的潺潺水声,能感受到山风的习习凉意。


究其根本,艺术这玩意儿,最怕的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些作品“空疏”、“乏味”,或许恰是因为它们阙如那份真挚的情感,阙如那份对生活、对土地的切肤之感。


仅从纸面上的数字来看,杜瑞雪的作品能够跻身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鸿篇巨制之列,荣膺群星奖金奖,这已然能说明些许问题。


08f790529822720eb3ca916d658c1656f31fabfc.jpg

但他更值得瞩目的,是他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精神终归山河”的创作理念。


这句话,实则道出了诸多艺术家的窘境:如何在赓续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他给出的答案是:扎根于家园,浸润于生活。


切莫为了创新而创新,切莫为了趋奉市场而委曲求全。


d043ad4bd11373f05371b916ba4857ebfaed0440.jpg

唯有真正钟情于这片土地,方能绘出撼人心魄的作品。


还有一个颇堪玩味之处,他自诩“太行儿女”,这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归属,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数人都在寻觅自身的身份认同,寻觅自身的精神栖息地。


杜瑞雪用手中的画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cefc1e178a82b901b3a626766dcab5673812efc0.jpg

然而,问题又来了,这种“守望家园”的理念,是否会显得有些拘泥?


是否会束缚艺术家的创作襟怀?


我以为不然。


真正的“守望”,绝非画地为牢,而是更加深入地探赜索隐、更加深刻地审视反思。


21a4462309f79052f6d8e7ea12b4cbda79cbd5f2.jpg

正如他绘雪景,并非简单地摹写雪的形貌,而是通过雪,去展现太行山的筋骨,去表达对生命的肃穆之情。


他那句“守望家园”,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期许,亦是对所有艺术家的一番警醒:勿忘来处,勿失本真。


唯有扎根于自身的文化沃土,方能创造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当我们习于追逐新潮,习于效颦西方之时,是否应当回首凝望,足下这片土地?


或许,答案便蕴藏于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