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黄宾虹是近现代以来文人画传统的接续者,这位气象浑厚、知识渊博的学问型画家,深通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在理论上阐释和发掘文人画的内在世界,并在创作上予以实践 。他的出现,将千年来文人画传统推向一个新境界。 黄宾虹习画始于4岁,黄父躬身捉其手腕,令画梅花枝干竹叶,满纸笔墨淋漓。黄父笑对亲友云:“此儿有悟性,可以习绘画。”据记载,黄父自己亦常画梅竹,写竹日可数十纸。黄宾虹一生画竹虽远不及山水画之多,早年画竹常用来点缀花卉,聊以自娱。中年与三五好友雅集遣兴合作山水、花卉图时下笔偶有墨竹。 居北平时,黄宾虹于三尺之地手种了一丛瘦竹,并作《竹北栘图卷》于南归之际自祝平安。定居杭州栖霞岭后,黄宾虹又作有多幅《梅竹图》分赠好友。黄宾虹不仅画竹,还品评鉴藏历代名家墨竹名迹。浙博藏有黄宾虹书法《论坡公竹》及《录李衎息斋画竹谱》。黄宾虹参与编纂《美术丛书》时收录有《李息斋竹谱》、《冬心画竹题记》、《张退公墨竹记》、《文湖州竹派》、《梅道人遗墨》等多篇与竹题材相关的文章。 黄宾虹在编辑文字的同时,也重理思路,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其遗留的大量手稿中,有对吴镇、倪瓒、王绂、柯九思、苏轼、林灵素、韩侂胄、夏昶、吴豫杰、宋徽宗等二三十人的画竹论述品评。 浙博藏黄宾虹墨竹作品近40件,这些作品多以临摹历代名家画竹为主,尤以文同、吴镇、倪瓒、夏昶、归昌世、崔瑶等居多,它们多以画稿的形式呈现出来,或配以诗文,或仅有穷款。通过这些声希味淡的画稿,我们可以大胆揣测,或许同习书法相类,黄宾虹画竹之意不在竹,而是视为一场锤炼笔墨的修行,追求的是纯任天真、传神像外的笔墨意趣。 观自在菩萨,行深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