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第十七节绘画课开始了。由青墨老师主讲,继续学习皴法:点状皴。
一、介绍点状皴种类:雨点皴、米点皴、芝麻皴、豆瓣皴
1、雨点皴:山水画技法名,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如雨点小粒,聚点成皴,宛如聚沙成山,后人因其形似故名。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是由盛唐画家诗人王维所创造(水墨山水画也是就此确立)。
造型铁规律:雨点小粒、聚点成皴、长点形状,短促笔触
代表画作:北宋 范宽 《山水图》
2、米点皴:这是北宋画家书法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换、烟树迷茫的景象。
造型铁规律:包含水墨、横点成皴、密集点山、墨法并用
代表画作:北宋 米芾 《王维诗意图立轴》
3、芝麻皴:山水画技法名。用笔作皴如芝麻小粒,聚点成皴,亦如雨点。因其形似后人故命其名,此皴法是从宋人皴法中演变而来。适合表现巨岩、峰峦上许多凹凸坑点的岩石。
造型铁规律:芝麻小粒、中侧行笔、用笔较密、疏密穿插
代表画作:明朝 唐寅 《函关雪霁图》
4、豆瓣皴:是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点皴”的变体之一,中锋落笔,大小间错的豆瓣形状,聚散有致。画时先勾轮廓,再从轮廓凹处着笔点出,点笔要相互参差变动,用笔要点在于能提能按,笔尖着纸后可随机用笔肚,最忌呆点排列。
造型铁规律:大小间错、豆瓣形状、中锋落笔、聚散有致
代表画作: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二、四种皴法练习:
三、画上课作品:
四、课后总结:练习起来觉得还可以,一到画作上,就出问题,重墨、淡墨、清墨还不能很好地结合运用。山体外轮廓要跳脱一点,太整齐了,就少点艺术美感,要点破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