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国画中表现雨景的多种方法

[复制链接]
107 0
一、直接描绘雨丝细密

雨景的描绘确实颇具挑战,因为雨既无固定形态又缺乏鲜明色彩,与雪景的变幻和云雾的缥缈相比,其表现更为困难。然而,总有一些绘画高手能够捕捉到那“如牛毛、似花针、若细丝”般的雨韵,他们通常运用一道道淡墨来细腻地展现雨中的情景。
101665d4efff6f0eaa6c06c3082b91c7.png
傅抱石与《潇湘暮雨》
傅抱石,被誉为写雨景的大师,其作品常被赞誉为“傅氏风雨下钟山”,“一半山川带雨痕”。他的雨景画作魅力四溢,风格独树一帜。在创作中,他运用大笔破锋,挥洒自如,快速运笔间扫出苍茫的雨丝,飘逸洒脱,氛围氤氲。他的雨景画作不仅大气磅礴,更透露出一股令人震撼的气势。
f557f8b6cd834dda3b3065c924728409.png
仁美名师刘存惠教授作品《春雨》
刘存惠教授的《春雨》以淡墨为底色,运用白粉笔触甩出轻盈的雨滴,展现出大水大墨的淋漓尽致的大写意风格。


二、通过描绘相关事物来展现下雨的场景

在下雨时,常常伴随着风的吹拂。通过细心描绘被大风刮得横七竖八的树杈,以及人物手中所持的雨伞、蓑衣等物品,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下雨时的景致。
7dc5a21cf000946dee350940b24c988d.png
明 戴进《风雨归舟》
戴进所绘的《风雨归舟》图,不仅细腻地描绘了雨丝,更融入了人物打伞的生动场景。画中,船夫身披的蓑衣在狂风的吹拂下,难以遮蔽身躯,而周围的树木和水中的芦苇,都被风吹得同一方向倾斜,充分营造了一种风雨交加的氛围。
d14580b5deb1dfb2f37952810e03732a.png
清 谢彬《风雨归舟》
谢彬所绘的《风雨归舟》图,展现出更为激荡的风雨场景。画面上,狂风巨浪,气氛显得紧张而肃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画面正上方描绘了一条威猛的龙,它正在呼风唤雨,使得雨水如注而下,场景极为生动。


三、营造下雨的氛围

在绘画中,即使没有直接描绘雨滴或雨具,通过巧妙地渲染空气中的潮湿感和云烟的缭绕,也能生动地再现出下雨的天气氛围。这种手法在许多画作中得到了巧妙运用,使得观者仿佛置身于雨中,感受到那份湿润与宁静。
874326b8f8037cc0543cbc7d9dd3c4ef.png
宋·米芾《云起楼图》
413c01cb0d5e9a555e24bd6a43f99fc5.png
宋·夏圭《冒雨寻庄》
33e278eff5601cfd226ab55a19d8aad5.png
元·王蒙《溪山风雨图册》之一
b9ef96526123ce1b8d8ee3a75afe281b.png
李可染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
在这幅画中,李可染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色彩,描绘出江南地区独特的春色景象。画面中,杏花烂漫,春雨绵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细腻与温柔,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之中。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