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传统山水画中皴法与画石技巧的深度解析

[复制链接]
83 0
01天沐堂背景

“天沐堂”之名,源自一代宗师张大千先生所创立的“大风堂”,由其第二代嫡传弟子聂振文先生承袭并命名。该堂号由西泠印社社长、享誉当代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亲笔题写,饶宗颐先生字选堂,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其书法艺术堪称一绝。


c75c10385343fbf26e91cf658e3f278f64388f8c.jpg

02山石画法详解

▍ 勾与皴

画山石时,需遵循勾、皴、擦、染、点这五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首先,“勾”是勾勒山石的轮廓与脉络,这是整个画法的起点。“无丘壑则不得勾勒之法”,清人方薰如是说。其次,“皴”是在勾勒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山石上表现出纹理,以凸显其质感。中国山水画家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数十种山石皴法。


cdbf6c81800a19d864f9195f0cbb6f84a71e4647.jpg

▍ 擦与染

再次,“擦”是在皴法完成后,用干笔轻拂,使皴笔更加浑然,墨色更为厚重。接着,“染”是用湿笔将山石的凹处加厚,“染”与“皴”在视觉上都不宜过于明显,为画面增添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 点的重要性

最后,“点”即“点苔”,旨在描绘山石上的小树、远树或草等元素,使画作更具生机与形式美感。“点苔是画作的重要环节”。


8d5494eef01f3a29c6ff608fa764513e5c607c09.jpg

03画石要领

▍ 基本技法

学画之初,先攻树木,后习山石。描绘山石,外轮廓需清晰,内纹理要细腻,纹理之后方施皴法。观察自然中的光影变化,以积累创作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 形状与构图

在笔法上,画石与画树相通,但需注意转折之处,避免棱角过于分明。山石形态多介于方与圆之间,在构图上需具备层次感和整体联系,以增强画面欣赏性。


▍ 难点与技法演变

相较于树木,山石的描绘确实更为困难。因为树木有一定的体段和形态规律可循,而山石则显得变幻莫测。绘画过程中强调长期实践与探索,传统技法经历时代演变以适应现代审美。


faf2b2119313b07e4e79d26332967c2c96dd8c62.jpg

242dd42a2834349bcc3c01acf7abf8c136d3beb6.jpg

04皴法发展与分类

▍ 披麻皴与斧劈皴

在山水画中,披麻皴与斧劈皴被视为经典的山水画技法,表现技法丰富多样,为后代提供了绘画语言。披麻皴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皴法,其笔法如同麻披散的样子;而斧劈皴则模仿斧劈木头的痕迹。这两种技法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0df3d7ca7bcb0a462d57878855221b2b6a60afdf.jpg

a686c9177f3e67097a6faf0705867232f9dc55a8.jpg

▍ 解索与豆瓣皴

再来看解索与豆瓣皴,它们令画面富有节奏感和层次。解索皴如同解散绳索,而豆瓣皴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生动的画面效果为绘画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对这些皴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d62a6059252dd42a8d26b5f33c7ab6bac9eab808.jpg

30adcbef76094b366822ab5d9c8d91d68c109d9b.jpg

94cad1c8a786c917bec3a8f1f77c9dc039c75783.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