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水画入门概述
中国山水画的山石画法,自古以来就备受画家们的青睐。其中,斧劈皴以其斧头劈开的纹理形态而闻名,常用于描绘地质坚硬、棱角分明的山石,其线条块面分明,宛如木头被劈开的痕迹。斧劈皴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山水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技法。
亲爱的美术爱好者们,特别是热爱国画的朋友们,我们的美术课又开课啦!准备好你的生宣纸、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书画毡、调色碟、装水器、试纸笔和木炭条,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老师探索国画的奥秘。
◆ 斧劈皴法的介绍
在上一节课堂中,我们领略了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的魅力。而今,我们将目光转向另一种独具特色的皴法——斧劈皴。其名源于其独特的形态,犹如斧头劈下的纹理,块面分明,宛如木头被劈开的痕迹。
◆ 作画步骤示范
接下来,详细介绍如何用斧劈皴法表现山石,从起稿、勾勒、皴擦到染点,全方位指导。在描绘地质坚硬、棱角分明的山石时,采用斧劈皴这一独特技法能够生动展现溪流、山谷以及断层等山体地貌的细节与韵味。
021.斧劈皴技法细节
1.1 ◆ 起稿技巧
首先,使用木炭条进行初步的草拟,勾勒出山石的大致轮廓。使用木炭条浅勾山石轮廓,保持灵活性,为后续刻画保留空间。这一步骤要求尽可能地简洁概括,力度要轻巧,笔迹保持浅淡。
1.2 ◆ 勾勒与皴擦技巧
调好墨色,以中锋运笔的方式,用墨线精心勾勒山石的轮廓。勾勒时用中锋笔法细勾山石形态,结合侧锋运用加强纹理表现,形成立体效果。在勾勒时,要注意前景的山石应细致描绘,而背景远景则可适当简洁、概括,以保持整体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皴与擦是相辅相成的技法,都采用侧锋运笔。皴笔时,要确保线条坚实有力,而擦笔则注重虚实相间的处理。在运用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不同墨色,掌控笔锋的干湿与浓淡变化。同时,结合山石的形态结构,精心勾勒出纹理特征与阴阳背向,从而呈现出“石分三面”的立体效果。
1.3 ◆ 染点技法
在绘画中,染与点常被巧妙运用,通过浅淡墨色渲染,结合点苔技巧,突出山石质感及细节,丰富画面层次。以浅淡的墨色渲染出山石与自然的气息。通过渲染,画面中的山石质感得以凸显,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立体的氛围。
同时,以浓淡干湿的墨色巧妙点苔,可以勾勒出小山、小树、小草、苔藓、枯枝败叶以及零散的石块等细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这些墨点的运用,不仅突出了画面的主题,更在整体上完善了绘画的效果,为欣赏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艺术享受。
在山水画中,山石与山体地貌的刻画至关重要。其中,披麻皴法作为一种经典的绘画技法,被广泛运用于表现山石的纹理与山体的形态。通过运用披麻皴法,画家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山石的层次与质感,以及山体的起伏与轮廓,使得画面更加立体且富有韵味。
苏清回,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者,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并拥有本科学位。他目前执教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学,不仅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还是南海区第五届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以及里水文学艺术协会美术分会会员。
在他的美术课堂上,学生们总是充满期待。每次上完美术线上课堂,苏老师都会精心布置作业,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提升国画技艺。这次,他希望学生们能够以水墨国画的形式,略施淡彩,运用斧劈皴法来创作一幅以山石为主的山水画。在创作过程中,要抓住山石的形态与纹理特征,灵活运用笔法,大胆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并深入体会墨色调和的浓淡干湿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