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国画五大皴法技巧

[复制链接]
106 0

自古以来山石的画法无非是勾勒,皴、擦、点、染。


574e9258d109b3de0702fd0962965d8d810a4cc3.jpg

而其中皴法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所以皴法是我们学习山水画非常重要的内容。


“皴法”是中国画中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


主要有 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


表现树身表皮的有 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


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皴法里较为重要的五种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米点皴和雨点皴


一、披麻皴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披麻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披麻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历代画家多用它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


8694a4c27d1ed21bea190a110047ecc850da3f23.jpg

472309f7905298224fa72e4c79e34ac70b46d45a.jpg

其画法要领:多用“中”“偏”锋(笔含水份要少),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


7af40ad162d9f2d32f6fc13d04c5bb1f6227cc98.jpg

这个是披麻皴和石分三面结合的一个小结构图,关于石分三面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看下这个图


f636afc379310a559f7a0413196c72a5832610b4.jpg

最后来看下披麻皴具体是如何画出来的吧


dbb44aed2e738bd4bd80a4010ea2b6da277ff916.jpg

14ce36d3d539b60028e0513e44790426c75cb7c6.jpg

023b5bb5c9ea15ce20b0b1de1b290bff3b87b244.jpg

披麻皴是山水画上的肌理,也是一种文化痕迹。画家在这种痕迹里上演自己真实的人生,演绎动人的情感。


二、斧劈皴

第二个就是斧劈皴法,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李成、李唐是其画法的大师。和表现南方山水的披麻皴不一样,斧劈皴法着重表现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国气度,比较应和北宋国情的需要。


d4628535e5dde711819bec2d0ac6ff179c166151.jpg

0ff41bd5ad6eddc4aaf67b8e88f287f15266336c.jpg

此画法的要领:中锋勾勒外轮廓线,侧峰皴擦渲染,也有高手在勾勒轮廓线时,与皴法巧妙结合,虚实相兼,变化多端。


用此法切记:外轮廓线不能太“实”;要反复皴染,层层透气;必须与渲染相结合(不至于 太“干”太“燥”),在强化阳刚的同时,要画得润泽;建议最好用绢和熟宣纸来表现。


e7cd7b899e510fb31ca9b77f741af999d0430c5f.jpg

三、云头皴

第三种云头皴,云头皴又叫卷云皴,因运笔多曲折迂回,向中心环抱,宛若卷曲般的云朵而得名。此种皴法是北宋的郭熙所创。


3c6d55fbb2fb43165f8f68e18d8d772f08f7d34a.jpg

此法主要表现黄河流域的丘陵山川,着重表现北方山水气势峥嵘、浑厚仓健之貌。


b812c8fcc3cec3fda4ff078d7ba1e5338694273e.jpg

唐棣是宋代以后运用此法的又一高手,画法酷似郭熙,但其用笔相对细碎,不如郭熙整体。


902397dda144ad34d40db3e07e8b3df830ad85d8.jpg

朱德润在运用云头皴时,刻画的重点与郭熙相反,郭熙把石头底部画重,有很强的质感和体积。


908fa0ec08fa513d030f73d88c4464f7b3fbd9c0.jpg

其画法要领:画峰顶轮廓线时,中锋行笔,画山低轮廓时,拇指、食指、中指碾着笔管行笔,笔锋要有变化,不可仅用中锋画轮廓线,且多数地方不可一次画完,要反复描摹。


皴法多用侧峰画出,并要求湿笔画皴法,变化多端,这一点很难掌握,须常加练习方能做到。


四、米点皴

米点皴———始于北宋“米氏”父子,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米点皴法”有人细分为“大米点”“小米点”,在此我们统称之为米点皴法。


宋以后宣纸的出现特别适于“米点皴法”表现江南雨后朦胧的雾气和雨中滋润的山川,士大夫文人玩赏笔墨又多了一种重要手段。


b17eca8065380cd74d473a750e6d9c3858828187.jpg

其画法的特点:用淡墨画出山形,沿山形皴出层次后,横笔排点。在用“米点皴”时,不可太过“瀼”而点法无形,要干湿相间,否则就会缺乏力度。


77c6a7efce1b9d16f7110a705df785838d546486.jpg

高克恭是“二米”最忠实的继承者,他的造型似乎更接近“大米”。


b90e7bec54e736d146ef803535797eced46269c0.jpg

董其昌是“米点皴”法继往开来式的人物,他在继承米点皴法基本画法的基础上,加上披麻皴和折带皴及其他皴法,丰富了米点皴的画法,使米点皴更具表现力。他的画法对以后的画家特便是清代的“四王”影响甚大。


a71ea8d3fd1f413476e7c41b8b36a4c6d0c85ebd.jpg

八大山人是用米点皴法的高手,他的山水画大部分是用米点皴加披麻皴,他的米点皴画得娴熟老辣且有“毛”感,他把山川表现得苍茫郁葱。


4034970a304e251f3211e3240aaff81b7e3e5339.jpg

4afbfbedab64034f4ac0136c01ea483d0a551d04.jpg

adaf2edda3cc7cd91653fe5297281033b90e91f1.jpg

五、雨点皴

雨点皴——有人称之为:豆瓣皴、刮铁皴,也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历史上常用雨点皴法的画家甚少,直至清代的龚贤在雨点皴法上有所体悟和发展,当代某些画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f31fbe096b63f6240e820fb4296ddaf41b4ca35b.jpg

此皴法的特点:用中锋画外轮廓,秃笔沿着山石的形态,由上向下皴行笔,且行笔要短,干湿相间,笔墨要质朴厚重,密点攒簇,参以“刮铁”的笔道,不可只用干笔或湿笔,否则就会没有层次感,缺乏浑厚润泽之感。


71cf3bc79f3df8dc6e3e9e906338438747102861.jpg

不同时期、不同画派、不同画家在运用以上绘画技法时也各有特点,各有变化。


有的先勾后皴;有的皴、擦、点、染一气呵成。因此在学习各种技法时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否则就会缺乏变化,呆板不生动。


其实山水画创作必须要在先认真学习并掌握传统的基础上,再加强生活的积累,通过研究传统掌握山水画技法及其他艺术表现手段,在生活中通过研究自然的变化,验证和发展丰富这些传统的程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法则,始终被历代山水画家所实践和运用。


在山水画写生中,有了直接的生活体验,亲身感受到山川自然的气息,这样会引发创作的激情。而在创作中能将生活感受和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体悟准确地表达出来,从中也可以表现出个人的艺术倾向、艺术追求。


同时,在写生中搜集的素材和不断发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在创作中能更好、更完美地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任何一个从事中国画的创作者必须要经过的历程无非一是临摹、二是写生、三是创作。


临摹是学习和吸收营养的过程,写生是沟通临摹和创作的桥梁。


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作用,创作者在创作实践中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是一个画家真正成长成熟起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