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中国名画家全集 孙天牧

[复制链接]
72 0
765561612b3948f78531ecedfab88a71.jpeg
孙天牧(1911~2010),现代山水画大家,为20世纪传统型山水画的重要代表。生前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辛亥革命老人孙墨佛之子。其成就主要载于传承并发展了北宗山水画的精华,在画坛独树一帜,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他的艺术越来越受到学界的瞩目。
作品赏析
图片与赏析均选自《中国名画家全集 孙天牧》
c336bb73b949499ea7414a3df8c74336.jpeg
霜叶红于二月花 20世纪80年代初 134×64cm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幅有独特意蕴风格的作品。静美之中充满了活力与朝气。画家从原生态的自然中获取灵感,萃取意味隽永的表现内容。取景采用压低地平线的方式,仰视原始森林中的一片参天大树。林木粗壮高耸,傲然挺立,其势伸出画外,从视觉上构成主体向画外延伸的张力。树叶或用小点攒簇,或大笔柔挫,或短线纷披,或尖笔双勾,墨、色叠错贴衬,用彩大胆鲜明,冷与暖、明与暗、整与散、厚重与薄透,构成丰富而奇变的色彩旋律。并在浑成中显出明晰有致的层次感。横亘画面的几块巨石,雄厚拙古,大块大面,用笔横削纵切,劲峻顿挫,带着强韧的棱角和奋迅的激情,与树木构成更加活跃的互动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穿透力。全图风格鲜明独特,具有典型的样式化特征。
f38a18f238284c66a770321fa7d020d9.jpeg
平畴远村(启功题款) 20世纪90年代 100×55cm
《平畴远村》,小青绿设色。笔势丰满敦厚,劲峭方峻。这幅山水属于平远构图,意境优美,所营造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但见山路随山而转,小桥遇水而架,房屋半隐在水边树下,绿色的平畴更是使人想起了陶渊明逍遥自在的耕读生涯,令人看水明目,听鸟涤耳,望峰息心。启功观后随手题七言绝句:“青开尺幅东西路,绿遍平畴远近村。想见吴门唐子畏,笔歌墨舞画桃源。”启功先生在诗中盛赞了天牧先生用激情驾驭笔墨,挥写出奇妙精彩画作的本领,并将其与唐寅笔下的桃源相媲美。且指出了这幅画笼青拂绿的赋彩特点。“青开尺幅”“绿遍平畴”,一片风日有情的景象,馥郁的乡情在画中恒久回荡。
f97090513487411fba7b0f8a3d385caf.jpeg
松下幽居 20世纪60年代 134×64cm
《松下幽居》,以穿插及掩映之法取势,描绘了茂林中的山居环境。松树用浓墨写出,高大繁密,郁郁勃勃,将背景的大部分遮挡。山石以中墨、淡墨为之,向背分明,亮处皴痕淡淡,有岚光浮动之感。整幅画浑厚、苍润、诗情画意。画的前面是石坡,上有丰茂的杂草,草间那四棵特出的苍老奇松,树身和枝干,变化丰富,两棵傲岸,两棵偃蹇,姿态生动有趣。间以夹叶的低矮杂树,体现了宋人树法的精神。松树身先以顿挫有力的线勾后,复以类似鱼鳞皴的方法为之,当是孙天牧融合了古法和造化的产物。松树的叶子是写意法为之,将“大混点”的笔触横向拉长,不求形肖,但求神似。具有雄放峭奇的精神风貌。左下角通向篱笆茅庐的小径,中间被坡草和松树遮挡了,篱笆也被树和草部分地掩隐,体现了藏露之美。篱笆之内是高人雅士的心身栖息之所,茅庐的后面以苍翠的修竹衬托,益增院落的虚旷和屋宇的轩朗之感。以写意法为之,有夏圭的影子。再往后是群山,出没在云雾之中,淡墨山体上用焦墨点苔草,避免了墨色的单一化,并增节奏韵律感。最远处群峰隐隐,淡墨轻施,更增深幽之趣。画中既有古意,又充满生机,是他师物期能娱目养心的优秀作品。
6cf65fdfc8964411b12be694f35e5e07.jpeg
林峦生丽图 1960年 134×64cm 作品提供为天津云林画室
谈起孙天牧师法造化的作品,首先应该举出的是1960年他在哈尔滨所作的《林峦生丽图》。从1959年至1960年,孙天牧有一段在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客座讲学的经历。教课之余,薄游了哈尔滨附近的山水,如香炉山、万佛山等,揽物之情,摅骋于笔端。画面精严不苟,又不事雕琢,气象中正,清雅韶秀,峭劲的骨线、润泽的墨彩,透发出疏朗沉静的气韵。墨稿和底色映衬的石青、石绿,使画面弥散着舒和而氤氲的气象。这是一幅处在画风转型期的作品,既有十足的传统文化品性,又有一定的时代气息。画面洋溢着孙天牧初到东北时处处感到清新、神奇、喜悦的浩荡之情。
fe0aaee751a74fac87770659fa491334.jpeg
双松平远 20世纪70年代 130×66cm
673105c317884419a70890b53dc946f5.jpeg
少陵诗意 20世纪90年代 64×64cm
9317fd291fd74963a9c5934b4b35a71f.jpeg
秋韵65×42cm 20世纪90年代
59055e2950514df18749e212e703ed6e.jpeg
高士图 20世纪40年代 196×96cm
(请侧屏欣赏)
17aea6eeaec84bd494a16f8c4938f706.jpeg
山居读易图(孙氏三代作) 1983年 120×240cm
《山居读易图》,是孙天牧的扛鼎之作,为巨帧横幅山水。据孙天牧的儿子孙树仁回忆,这幅画是在孙墨佛过生日的时候创作的,当时家里正好还有一张大的宣纸,孙墨佛就叫孙天牧画一幅山水为生日助兴。孙天牧欣然应允,于是把宣纸铺在地上,墨研好了以后,赤足立于纸上,恣意挥毫,不一会儿,就看到纸上风物次第而成:山径蜿蜒,茅屋参差,青松挺拔,群山连绵,白云缭绕,烟水溟濛,暾日冉冉……一派温暖祥和的气象。此幅画,前实后虚,左实右虚,色彩左冷右暖呈对角对应。然而云和水又将其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构图有松有紧,有虚有实,前后关照,左右呼应的特点。乍一看以为是孙天牧经写生后才创作而成的,例如对晨曦中光色感的表现,尤其是逆光和侧逆光中的树冠的表现,颇具真实感。但是细看会知道,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似有实无”的,极具意象化神采的,是作者以自家之法,写心中之境,是体合自然之道的意象化真实,是“心画”。究其原因,是因为孙天牧在经历了师古、师物后,最终进入了绘画的自由王国,心手双畅,信笔为之亦合规中矩。
编辑|赵宇新
设计|姚知汐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