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幅山水画是明末画家恽向的作品,他是江苏常熟人,画风接近元代倪瓒、黄公望。他喜欢描绘清冷山水,展示出文人画平淡天真的特性。 文人画,也叫士夫画。原本是指文人士大夫的画作,后泛指那些妙合自然、注重展示文人修养的作品。 明末文人画创作进入繁盛期,承接前辈文人画理论,在技法上有了创造性改变。从恽向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创作的基本理念是“取其意气所到”。 这一观点是北宋苏东坡提出来的。不要以为苏东坡只是位文学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位画家。 他画的墨竹、怪石,风格独特,得之象外。恽向在创作中往往忽略山水形貌的写实感,他用尚简、尚意、尚神的审美情趣指导创作。
恽向 山水册
画雪景,要画出肃穆庄严。古人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相比视觉上的震撼,文人画家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感动。 不求形似造成了一个问题,画中的雪山缺少“筋骨”,看上去不够雄伟磅礴。也许恽向在创作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几幅山水画,都在描绘清冷秋景。 展现意境,表达情绪态度,听上去很神奇,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看看恽向如何体会,说不定就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了。 面对一幅山水画,哪怕外行都能指出画面和自然山水的异同。这并不能说明画家的创作存在瑕疵,只是因为画家要表达玄妙深奥的道理,非一般人可以领会。
恽向 山水册
枯木参天,草亭低矮,形成鲜明对比。枯木在前,墨色较淡;草亭在后,墨色较重。靠后的景物为什么可以比前面的景物还要清晰? 这是笔墨上的情趣,草亭代表了文人雅士的栖身之地。没有了草亭,画家的心象无处寄托。故此用笔浓重,勾线用力。至于古木杂树,只是为了烘托环境。 表现内心感受在画中的占比极高,于是有了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构图,但可以让人感动的画面。 就像古人在皑皑白雪中画了一株叶片舒展的芭蕉,谁都知道不合乎生长规律,只有文人雅士可以懂得其中的奥妙,简直是旷世绝笔。
恽向 山水册
当然了,文人画也并非不管不顾欣赏者的感受。恽向画这幅山水相依的作品时,借用水流形成的曲线安排山势走向,有一种如在眼前的真实感。 恽向生活的年代,王原祁还是个孩童。说不定王原祁看到了恽向的作品,总结整理出垒石成山、龙脉山水的画法。 恽向多用中锋,勾画山石轮廓。用笔圆劲,看上去浑厚洒脱。块块山石在堆砌成山的过程中,露出石块的阳面。 这样组织构图,可以让画面产生统一的节奏感。可见,文人画可以简单,绝不可任性而为。文人画可以夸张,绝不可违背自然山水的内在气质。
恽向 山水册
用折带皴画高山,有一种纵横洒脱的感觉。一般来讲,画家画山石喜欢用纵向的纹理表现山石褶皱。 横向皴擦纹路,容易让山石变得很软。这时需要画家用毛笔的不同部位、不同运笔方向,画出石块的硬度。 恽向侧锋运笔,再转折横刮,由侧锋转变为逆锋,让石块露出阴阳两面。石块边缘用墨点强调,寥寥数笔用到了点厾、皴染、刮擦等多种技法。技法变化,墨色苍润,看上去虚灵秀峭。
恽向 山水册
折带皴画出的山石属于沉积岩,古人未必可以科学定义这种岩石的特性。但是他们可以用笔墨抓住特征,赋予其人文色彩。 欣赏文人画需要一些理论知识,否则很容易忽视画家在笔墨上的造诣,只会关注构图上的简约风范。对于文人画是否需要形似,恽向用作品给出了答案。
恽向 山水册
画中除了有山水,还有烟云雾霭。树石可以笔墨概括夸张,其中的韵味不能欠缺。看上去信笔草草,画家暗地里下的功夫并不比画工笔作品少。 恽向画的是山水情、山水韵,形貌上可以不细致,但不能不考虑自然结构。可见似与不似,应该换一种说法,哪怕简单也要具有自然山水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