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著有《古画品录》,这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绘画论著,也是中国画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更是中国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评价了中国三世纪至四世纪期间的二十七位重要画家的作品。 最为经典的是他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这个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历代及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中国画审美的基本原则,成为衡量中国画成败高下的标准。我们在此简称“谢赫六法”。
谢赫六法论的内容从表现书画对象的内在精神,和画家的情感和思想,到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用色,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宋代的郭若虚评价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从南朝到现代,谢赫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 一是气韵生动。在谢赫六法中放在首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美学的重要依据,也是鉴赏和审美中国画的至关重要的标准。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气即精神气、韵即韵味、生即生机生命力、动即灵动。它是观众与画作,甚至间接和画家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互动交流,如花鸟画是否有生命力,山水画是否灵动气势,人物是否有精神等。因为这种审美更多是感觉和精神上的,所以需要我们慢慢去培养和接受美育的引导; 二是骨法用笔。指的是笔墨线条的质量,把它放在第二位,说明线条在中国画的重要性。线条不仅仅是一条黑色的符号,更是一种人文,一种生命,一种精神,各种风格的画家可以让我们感受笔墨线条之美; 三是应物象形。是指造型的准确和生动,从中可以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形象之美; 四是随类赋彩。指用色的高雅,根据物象的特点进行用色。古代还是讲究服从于自然的原色更多,从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画的色彩之美; 五是经营位置。是指画作所描绘对象的空间关系,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结构层次丰富多彩,从中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构图之美; 六是传移模写。就是对名家作品的临摹,这是学习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眼界和鉴赏能力的方式。 因为这谢赫六法都是中国画美学的重要元素,所以在后面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述。我们引用清代花鸟画大家恽寿平的百花长卷,进行六个方面的美析。
▲【清】恽寿平 百花图卷 恽寿平,清初画家、诗人。江苏武进人。观赏这张画,首先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种花卉植物的生命活力,似乎能闻其香,如沐春风,生动传神。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说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摄情即是“借物抒情”。作者通过技法笔墨形态,融入了内心雅致平静的格调,来借物打动鉴赏者的情感,使人看了有种内心平静的感觉,这就是其一气韵生动; 我们讲的骨笔用法,一般是用墨色线条,但是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而是直接用色渲染。实际上也是有骨的,无非是用颜色来代替墨色而已,我们看其画的枝条就是骨笔用法,这是其二; 恽寿平以写生为基础,对真实的花卉观察入微,极力摹写,所以画于纸上的作品往往都是活色生香形似真的,这就是其三应物象形。 整幅画面设色清新淡雅,点染并施,用笔工整,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这就是其四随类赋彩; 画卷描绘了几十种花卉,把一年四季的花卉巧妙地布置集中到一张长卷上,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尽显构图的自然和谐之美,这就是其五经营位置。 我们观摩鉴赏大家的名画,提高审美和创作水平,就是传移模写,这是其六。 所以,借一张画,我们简单领略了六法的一些感受。此画现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恽寿平 五色芍药图 这张画作笔法秀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五朵芍药气韵生动各具姿态,色彩丰富无一雷同,再以绿色的花叶统合全画的色调。由于用色淡雅,虽然色彩过多也不显得花俏,这就是高明之处。画作题材明显来源于写生所得,非常自然传神。不管气韵、色彩等符合六法审美。画作中恽寿平题有诗云,“吹罢琼箫咽凤尘,粉痕暗减镜中春。低垂翠袖红妆侧,舞倦龙纳金谷人。”这首题诗不正面描写药药的美,而是以美女喻花,多方面表现芍药的绰约风姿,极富艺术魅力。 恽寿平的画影响了后代无数的画家,画作现为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