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首席设计 返回首页

风雨的个人空间 http://designmaster.top/?18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明明知道中国画西化已经非常严重为何美院国画系依然要考素描、水粉、速写等? ...

已有 105 次阅读2024-7-25 05:51 |系统分类:文化

明明知道中国画西化已经非常严重为何美院国画系依然要考素描、水粉、速写等?
为何美院中国画系不是直接考毛笔字、诗文、国画这些?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难道不是比现在这种模式选拔出的在国画领域更加优秀?网上这种呼吁的人特别多,中国各大美院仿佛置若罔闻。
20世纪初,也就是大约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那个时代。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到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几近沦陷。清政府名存实亡,直到孙中山辛亥革命大清宣告寿终正寝。在大清最脆弱的时候,海外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纷纷入侵。那时候的清政府面对现状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中国画的西化这一过程被称为“西画东渐”,‌指的是近代西方绘画技法及其理论思想向中国的传播历史过程。‌清末民初大部分著名画家均已去世,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岭南派的“二高一陈”等承前启后。
吴昌硕死后,在近现代美术史上,涌现出溥心畲、张大千、黄君璧、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其中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刘海粟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潘天寿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画家都有留学的经历,他们都曾学习过西画。

这其中徐悲鸿是中国画西化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头羊,在其影响下,西画中大量的理论、技巧等覆盖于中国画之中。徐悲鸿、蒋兆和共同倡导国画西化,他们借鉴西画写实之长,并融合了本民族的造型规律,创造了表现现代人物的写实技巧,他们所创立的绘画体系被评论家称为“徐蒋体系”。这个体系到现在还影响着中国所有国画系的学生,这帮学生学着国画,却不得不学习专业的写生、‌素描、‌色彩、‌速写等。‌为何报考国画系不直接考试毛笔笔墨而不用再考什么素描、‌色彩、‌速写?答案是不行,必须要考。但是,为什么呢?
这个和音乐系考生不限于考民族五声调式一样,中国画、中国音乐相对于西画、西乐所表现出来的是极端的主观化,其指导理论也是云里雾里虚无缥缈,并且公婆说法不一而足。混乱且不具备科学性,大部分尚停留与感性认知,上升到真正的、科学的视觉理论高度的少之又少。不利于集体学习。相对而言西画以及其理论更适合所有人学习,并且他们的基础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光影或者结构使用线条或者色彩描绘物象,表达画家一种情感。形神兼备主题突出的为良品,所有不同绘画题材的评判标准近乎一致,便于人才选拔。
学习过西画技巧和理论以后,造型能力会变得强大,能有效地帮助国画准确勾线、造型,并且西画强调体量关系、空间关系、色彩关系,在塑造形体方面对国画帮助会非常大。国画西化后负面影响就是国画最后残存的可能只剩下两个字“国画”了,西化后的国画和真正的国画慢慢变得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负面的影响现在还在侵蚀着中国广大的上过美院的中国画家,海量的画家不可自拔。由此导致工笔画越来越多,写意画越来越少;画匠越来越多,国画名家还有些许,但是国画大师却少得可怜。继吴昌硕后很少有人能称得上国画大师,包括晚年变法的齐白石。国画西化后我们丧失了大师,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画匠、画工、画奴。正是他们每天辛苦耕耘满足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风雨 2024-7-26 02:32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和风光,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艳,学者甚众,它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高剑僧、何香凝、方人定、卢传远、李抚虹、伍佩荣、容大块、黎雄才、关山月、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赵崇正、何磊、杨素影、黎葛民、黄幻吾、何漆园、黄少强、赵少昂、陈凝丹。
回复 风雨 2024-7-26 02:33
京津画派是文化理念而非地域概念,1949松风画会创始人之一溥心畲先生年落户台湾后,广泛地在台湾、日本、香港、东南亚各国讲学授课,京津画派同岭南画派一样弟子遍布海外并被国际美术界所瞩目,今日的京津画派已是立足于海峡两岸而遍布世界的主要中华国画群体之一。
回复 风雨 2024-7-26 02:35
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繁盛。上海开埠之后,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专业画家,居于主流地位的则被称为“海派”的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张熊、朱熊、任熊算起,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又合称“海上三任”,以任颐(任伯年)为高峰。晚期“海派”则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任薰(1835—1893),字阜长,又字舜举。二人出身于浙江萧山贫苦农家。早年任熊在浙江宁波为文人姚燮称许,邀至家中一年多,创作了《大梅山馆诗意图册》(120幅)。后来兄弟俩寓居苏州,在上海卖画为生。任熊长于画人物,兼工花鸟和山水画,主要师法陈洪绶,但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放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自画像》轴。任薰画风受兄长影响,略带个性,但基本倾向一致。任熊之子任预(1853-1901年),字立凡,继承家法,亦善绘事。
早于任伯年的名家张熊,字子祥,浙江秀水人,工花卉、山水、人物画,花卉作品尤精。和任伯年同期活跃在上海花坛的还有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胡远(1823-1886年),字公寿,长于山水和花卉创作,他与上海钱业公会有些联系,对任伯年到上海之后帮助较大。沙馥,字山春,江苏常州人,擅画花卉、仕女。江苏吴门(今苏州)人胡锡珪,字三桥,擅画人物仕女。朱熊子弟朱偁,字梦庐,特擅花鸟画。
和吴昌硕同期活跃在上海画坛的有以下诸家:蒲华,原名成,字作英,浙江秀水人,善画墨竹。顾沄,字若波,江苏吴县人,擅长山水。钱慧安,又名贵昌,字吉生,江苏宝山人(今属上海)人,工人物仕女。程璋,字达人,江苏江宁人,山水、人物和花鸟均长。吴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江苏上元人(今属江宁)人,工泼墨山水。倪田,字墨耕,江苏江都人,兼画山水、花鸟、人物。吴榖祥,字秋浓,浙江秀水人,工山水、花卉。陆恢,字廉夫,江苏吴江人,善画山水。俞原,字语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工山水。俞明,字镜人,号涤凡,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工画人物仕女。吴宗泰,字观岱,江苏无锡人,工山水、花卉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首席设计 ( 浙ICP备18030015号-5 )

GMT+8, 2024-9-10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