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座人文荟萃的城市。关于这座城市,鲁迅笔下曾写道“永是这样的山,这样的海,树和花草,也永是这样开着、绿着…”郁郁葱葱的东南之滨, 梁实秋、林语堂先生都曾在这里生活。建发·海玥和鸣,择址厦门海沧湾区腹地,北眺天竺山森林公园,东揽马銮湾环湾带状公园,山海相依,海中之城,凤凰连波拂鹭屿,秋光清浅鸟和鸣。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城市,设计师用心灵俯仰的眼睛看这里的万物万象,倡导「诗性东方」独特语境下的设计表达,主张室内设计从建筑、景观概念切入,将城市的每一块石头和海风复刻,用细腻的笔触构筑空间意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回归自然本质,使人心生依恋。 古有诗云,“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是中秋”,借着影壁一轮熠熠圆月开启空间故事,月中淡淡透着景入溪山,伴着涛声,抬头望见夜空中澄明清澈的月亮,与家人团圆在此,予自己圆满。 ▲时鸟亦和鸣,好风清且微”,秋夜白鹭双飞, 落于明月前,相对而立,回首相望,顾盼有神。 项目整体以去中心性不对称的设计手法,局部细节运用点、线、色、形、音、韵,融合传统元素达到空间内外的平衡。 绕过月洞门影壁,和着鸟鸣,寻着水声,穿过竹园,移步异景。入口前厅以自由流动的游园布局,与室外园林内外圆融,水流绕庭,曲径通幽。设计师从岭南园林撷取灵感,将山水庭园引入其间,水木清华,虚实互映,构筑一方清雅宁静的室内山水意境。 墙面以简素温雅的木质格栅大面积铺陈,挺拔的空间有如幽谷峭壁,白松一株,枝丫横斜映辉着墙面,濯魄清波,树影婆娑,虽由人作,宛若天成,颇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致。 松枝下方,设计师在此注入文心诗意,依水畔设有一处传统木构造亭榭,屋顶舒展平远,庄重大方。亭子无墙,苏东坡在《涵虚亭》中道,“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来往行人,且在这里停下,游目聘怀,可观可行。 ▲涟漪点点,泛泛绽放开来。 沙盘模型区,在余晖下的海面,夕照、月明、灯光、帘幕、薄纱、轻雾,虚实结合,朦胧生动,营造出让人心生依恋的慢生活场景。 路易斯 · 康说过:“结构是光线的创造者, 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成为艺术的光线。” 设计师巧借于光,在建筑顶部开凿出一条线形采光天井,让光线成为了空间秩序的一部分,给室内空间带来了适宜的自然光,时光流转,光从结构中投射下来,光线和墙面肌理漆发生微妙变化,充满了力量感和流动的质感。 建筑顶部就体块穿插,在采光上运用虚实荫翳的设计手法,采用动线中的曲折调节光的明暗过度,忽明忽暗。阶梯的几何结构张弛有力,空间的留白与光影的映耀,凝练了力与美的融合。 阶梯下方水景艺术装置,方寸间,万里烟水一叶舟,天地为室,山海几千重,海礁石的深邃唤醒了珍珠的洁白无瑕,共同演奏一曲灵动的山海交响曲。 设计师在践行「比例之外,没有美学;生活之外,没有设计」理念的同时,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人文的国际视野,思考人、空间、宇宙相互依存的艺术语言。 水吧洽谈区,整体以米白和暖棕铺陈,一株松枝从天井斜穿而出,像山崖上独立的松树,阳光从玻璃幕墙洒入室内,松树枝杈间漏下的阳光,光影斑驳,日暮向晚,正好虚度。 诗意空间设计在传统东方美学的基础上融入在地人文特质,契合当下时代气息,探索东方哲思启迪下材料和光影演绎的宜居实践,以空间写诗。 儿童区采用下沉空间设计,高低错落的书柜,一高一矮秘境穿墙而入,趣味生动。阅读区以孩童视角设置的借景飘窗,可观景,可阅读,可休憩。四季流转,园内景色应时而借,时值秋意渐浓,桂子悠悠落,天香冉冉来。 天光云影,透过玻璃幕墙,水天相映,一草一林、飞檐流瀑,在这里,风可呤、云可观、雨可听、雪可赏。 @ 效果图 Plan @ 1F平面图 Plan @ 2F平面图 项目信息 Information ━ 项目名称| 建发·海玥和鸣营销中心 Project Name | C&D·Haiyue Heming Sales Center 业主单位|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 Owner Unit | Xiamen C&D Co.,Ltd 项目地址| 福建厦门 Project Location | Xiamen, Fujian 设计面积| 780平方米 Design Area | 780㎡ 室内设计| 诗意空间设计 Interior Design | Poetic Space Design 主创团队| 袁洋、颜英奇、倪海杨、李平 Chief Designers | Yuanyang, Yan Yingqi, Ni Haiyang, Li Ping 设计团队| 陆仁辉、黄霸、孙小伟、黄方志、林书勇、黄芷欣 Design Team | Lu Renghui, Huang Ba, Sun Xiaowei, Huang Fangzhi, Lin Shuyong, Huang Zhixin 软装设计| 元禾大千 Decoration Design | YHDQ Design 特别鸣谢| 魏盛洪、苏海新、郑园媛、刘芳、陈燕梅 Special Acknowledgement | Wei Shenghong, Su Haixin, Zheng Yuanyuan, Liu Fang, Chen Yanmei 项目撰文| 汤晨 Project Article | Tang Chen 项目摄影| 丁朝盼、鲁哈哈 Photographer | Ding Chaopan, Lu Ha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