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略倾,腕力结合中侧锋,勾线自然流畅;皴法果断生动,擦笔增强质感;墨染色染层次丰富,苔点如眉眼添生机。
01中国山水画基础技法
> 一勾-基础笔法
在勾画时,需执笔略倾,运用腕力,结合中侧锋,使笔触自然流畅。起笔、行笔、收笔要果断而有力,同时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可略带些干涩,以增加层次感。笔锋需慢行涩进,确保送到位,既要实处也要虚处,有时还需断连结合。勾线时要遵循山石的结构,注意前后、大小的不同层面。
> 二皴-皴法技巧
山水画中的皴法是关键,它主要分为点、线、面三类。皴笔的部位至关重要,应着重于阴凹纹理和石面后方。皴笔时需果断,避免重复,同时保留笔触的生动性,不可杂乱无章。在深入刻画时,追求厚重感,必要时可重复数遍,以达到理想效果。
> 三擦-增强质感
若皴纹显得不足,可用擦笔进行补充,以增强山石的厚重感和粗糙感。擦笔时需保持干燥,轻触纸张,以免破坏原有的纹理线条。擦笔的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分,必要时可重复数遍。需注意,不同的山石质地可能需要不同的皴擦技巧,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增减皴擦的程度。
> 四染-色彩渲染
为了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我们可以采用墨染和色染的方法。墨染时,要确保阴凹处的石面由浅至深过渡自然,且在墨干之后,再以色彩进行渲染,通常不应覆盖原有的墨线。在色染时,需明确主色调,并通过巧妙的手法,适当营造出冷暖对比的效果。
> 五点-苔点技巧
在山水画的最后阶段,我们可以用墨点来描绘苔点,这些苔点仿佛是山水画的眉眼,为画面增添生机。运用横点、竖点、尖点和圆点等多种笔法,触纸时果断而不迟缓。根据山体的形态来选择合适的笔法,保持一致性,同时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聚散关系。通过前后的虚实变化,以及上下位置的巧妙安排,使得画面在细节上更加完整和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