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皴染是表现山水质感、纹理和光影变化的重要技法,以下是其基本步骤和方法:
皴 擦图解
勾皴
- 确定轮廓:用毛笔轻轻勾勒出山水的大致轮廓,确定画面的构图和基本形态。线条要流畅自然,有轻重、粗细、疏密的变化,以体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 选择皴法:根据山水的不同质地和形态特点选择合适的皴法。如表现坚硬的山石常用斧劈皴,表现柔和的土坡或远山可用披麻皴等。以披麻皴为例,用中锋或侧锋线条,按照山体的结构和纹理走向,从山顶向下逐渐皴擦,线条要有疏密变化,表现出山体的起伏和明暗关系。
擦笔
- 丰富质感:在勾皴完成后,用干笔在皴擦过的地方轻轻擦拭,以增强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擦笔的方向要与皴法的方向一致,力度要适中,不可过于浓重或杂乱,使画面更加自然和谐。
染色
- 淡墨渲染:先用淡墨进行渲染,以表现出山水的明暗和层次。用大笔蘸墨,水分要适中,不可过湿或过干。从山体的暗部开始渲染,逐渐向亮部过渡,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和衔接自然。一般需要多次渲染,每次渲染要在前一次墨色干透后进行,以增加墨色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 上色:待淡墨渲染完成后,根据画面需要进行上色。传统山水画常用的颜色有花青、赭石、藤黄等。如用赭石染山体的阳面,表现出阳光照射的温暖感;用花青染阴面或树木等,增加画面的冷暖和对比。上色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与搭配,不可过于鲜艳或突兀,要保持画面的整体色调统一。
山水画的皴染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其技巧和精髓,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