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传统山水画九大皴法详解:领略山石画法的多样性

[复制链接]
114 0

皴法,作为传统山水画中表现山石明暗凹凸的重要技法,具有丰富的变化和独特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皴法,带你领略山石画法的新技巧。


传统山水画九大皴法
披麻皴

披麻皴通过繁复的线条,以弧形角度进行积叠,从而形成上轻下重的笔势,以此突出明暗变化。在运用时需灵活多变,既不可刻板僵化,也不可杂乱无章。结合皴擦技巧,可以使画面骨肉匀称,刚柔相济,特别适合描绘江南山水风情,如图所示。


023b5bb5c9ea15cedfaabb7fd6739bfc3b87b287.jpg

e850352ac65c103851e5a57ad262321cb17e8975.jpg

折带皴

此技法运用侧锋,以横平线条为基础,在转折处着重用力。其特点在于线条转折而笔锋不转,适合用干笔勾勒,从而在转折处营造出坚削的山石质感。这种皴法擅长表现山峰或平坡石骨所散发出的寒瘦气息。元朝画家倪瓒对此法运用得尤为精妙,如图所示。


0df431adcbef7609a6ae2ae04eae02c37dd99eaf.jpg

斧劈皴

这一传统技法常用于山水画中,旨在表现雄伟的山势。它强调深厚墨气的运用与雄壮笔力的展现,从而描绘出山石的磅礴气势。此法特别适合描绘北方山石的特点。宋朝画家马远对此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如图所示。


斧劈皴.jpeg

米点皴

此技法源自宋代画家米芾,专为描绘雨景山水而创,因而得名。它运用浓淡干湿的平点技巧,细腻地刻画出雨中山岳的迷濛景象。关键在于笔墨的交融之妙,待墨点干透后,以清水轻轻刷湿,待半干湿之际,再以淡墨阔笔进行抹染,从而分清浓淡的层次,使各点之间和谐统一。


f703738da9773912f91b0d01986a2717367ae210.jpg

6d81800a19d8bc3edfb50d9de2f80711a9d345ae.jpg

云头皴,又称卷云皴

云头皴,又称卷云皴,其特点在于勾画轮廓线时,以圆润饱满的笔触犹如云头升腾,顺势皴擦,笔触细腻流畅,宛如舒卷的云朵。这一技法源自宋代画家郭熙,如图所示。


8b13632762d0f703d5fd48846889f0322797c59a.jpg

解索皴

解索皴,其线条修长且曲折多变,恰似被解开的绳索,因而得名。这种皴法巧妙地模拟了山的脉络纹理,通过纠结而分解的绳头状线条,展现出土质山石的复杂结构和茂密的绿荫。它源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如图所示。


962bd40735fae6cde223d95a6dc0ae2b43a70ffc.jpg

乱柴皴

乱柴皴,其行笔方式以中锋与逆锋交替进行,自上而下地描绘,墨色饱满,笔形虽显得杂乱,却始终紧扣山形脉络,如图所示。


乱柴皴.jpeg

钉头皴

钉头皴,其形状宛如铁钉,犹如凿子在岩石上留下的深深痕迹,非常适合描绘表面斑驳的山石。这种皴法常用于山水画的远景点苔部分,与雨点皴、豆瓣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钉头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鲜明的形态特征,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山石的质感与纹理。


6f061d950a7b0208b65c5e1902aa53dc562cc830.jpg

泼墨皴

泼墨皴,其核心在于意在笔先,审慎地运笔。通过阔锋横卷,巧妙地将笔的轻重转折与墨的浓淡干湿相融合,同时考虑纸张的特性,从而形成独特的绘画效果。


34fae6cd7b899e511bb3dfac22d4783cc9950dcf.jpg

马牙皴

马牙皴,这是一种呈现似马牙形长方笔迹的独特勾皴法。它运用侧锋直笔的技巧,属于斧劈皴的一种变化形式。其特点在于笔迹短促,横向排列显得井然有序。这种技法由李唐所创,并已在图中清晰展现。


359b033b5bb5c9ea4d1cc878b54a170f38f3b3c5.jpg

掌握传统的山石皴法,并灵活运用,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创造出新的皴法。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