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建筑装饰

草书的出现要早于楷书,在古代,楷书并不是书法的基础!

[复制链接]
305 0
学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开始,这是书法圈子里面常见的说法,被很多书法老师奉为圭臬,很多学员也深信不疑。
app=25&f=JPEG&fm=173&fmt=auto&u=452628960%2C2207115953?w=523&h=345&s=E8C287455EE7BE5B5E518C8F0100F081.jpg

先说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从书体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后出的楷书不可能是更早出现的诸多书体的基础。楷书形成于汉末、魏晋,全盛于隋唐。也称作“真书”、“正书”。

app=25&f=JPEG&fm=173&fmt=auto&u=2575758876%2C830999443?w=519&h=410&s=E8C287455EB7BE5F545D5C0B0100E0C2.jpg

书法有五体:篆、隶、楷、行、草。另外,书法的要素有三个:点画、结字、章法。要良好的实现这个三个要素就要使用一系列的技法。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在传统的书法学习中,其目的首先是写字。当然楷书是日常常用字体,写字作为实用,以楷书作为基础,本是无可厚非的,应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app=25&f=JPEG&fm=173&fmt=auto&u=2154105225%2C569649400?w=513&h=361&s=A0D2E12083E5A6FA0E65E48B0100E0C3.jpg

首先,楷书就不是“篆书”、“隶书”的基本功,因为篆书从甲骨文开始、历史上就有,到秦代已趋于成熟;隶书从秦代开始就有,到汉代已然成熟,而楷书汉代末期才刚刚萌芽,经历东西晋、隋到唐代才基本定型。虽然楷书、篆书、隶书在行笔速度上都有“求稳”的共性,但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app=25&f=JPEG&fm=173&fmt=auto&u=3238360532%2C1309873174?w=513&h=354&s=20D2E1244BEDA4DA08F9E10B0100E083.jpg

通俗点儿说,楷书笔法在篆书、隶书这里是帮不上忙的。反过来说,楷书的笔法倒是跟篆书、隶书学的。因此,楷书不是篆书、隶书的基本功,要说篆书、隶书是楷书的基本功是正确的,是有据可寻的。
app=25&f=JPEG&fm=173&fmt=auto&u=2745770079%2C3355693194?w=640&h=369&s=DE28A6445FB3E8DE429B1C6F0300906A.jpg

我们再来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楷书艺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它是与其他书体相并列的一种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和其他书体相较,楷书自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有它为其他书体所不可替代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app=25&f=JPEG&fm=173&fmt=auto&u=214159477%2C3107308037?w=640&h=369&s=DE28B6445FB3C9DE0AB3E4790300F07B.jpg

楷书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一直沿用至今。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时的楷书,离篆隶不远,形体古朴自然,但无严谨的法度约束。隋代以后,楷书注意法度,结构整齐、方正,书家层出不穷,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书法家都以唐以前楷书为规范,近代以至当代学书者更是如此。

app=25&f=JPEG&fm=173&fmt=auto&u=128532786%2C1619956480?w=640&h=369&s=DE2886445FF5F9DE0A3F5D780300507A.jpg

通过对楷书的学习创作,可以培养书法家一些必备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点画的角色塑造,赋予点画丰富意态的能力。对点画的角色特性的赋予,表现在每一个点画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功能,以及它的情态塑造上。这一点,任何书体都没有楷书这样丰富、完整、清晰。

app=25&f=JPEG&fm=173&fmt=auto&u=751134035%2C4244872239?w=567&h=380&s=E8C283475EB38E590E55BC0F0100F082.jpg

楷书对于培养我们对一段线条的独立的形象意态的塑造和表现能力是无可替代的。书写楷书时在调动和运用技术的时候是非常明确地去塑造一个点画形态的,这个点画形态又是为其他的点画所不能取代的,它具有在空间里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app=25&f=JPEG&fm=173&fmt=auto&u=3861047090%2C881923178?w=572&h=355&s=E8E2A3475EA6BE5B0EC9948E0300E082.jpg

草书的出现,要先于楷书,特别是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为代表的唐代楷书。因此,从秦、汉、魏晋的绝大多数书家的经历来看,尚未出现的楷书,他们根本没有学习的可能,因此“楷书是草书的基础”说法,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是不成立的。或许早期的草书大家们初学另有简便入门的基础内容,但肯定不会是楷书。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